移动资讯

扫一扫
关注起步网
掌握一手资料

《数学广角——找次品》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

2021-03-29   浏览数:

  
  《数学广角——找次品》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
  教材来源: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《数学》/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
  内容来源:小学五年级《数学(下册)》第八单元
  主题:数学广角——找次品
  课时:第1课时
  授课对象:五年级学生
  设计者:孟欠欠/兴华街第二小学
  目标确定的依据
  1.课程标准相关要求
  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,体现学生的实践活动性。
  2.教材分析
  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,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。本单元主要以“找次品”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,让学生通过观察、猜测、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,在此基础上,通过归纳、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,感受数学的魅力。本单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,在素材的选取上注重现实性,如钙片、矿泉水、松果、饼干、糖果、白糖等物品,都是学生身边常见的,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又为教师组织教学提
  供了便利。教材在编排结构上注重体现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,强调数学思维的一般过程,着重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。
  3.学情分析
  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之前很少接触“找次品”问题,没有相关的学习与生活经验,而教科书中的“次品”与日常生活中提到的“次品”有所不同。本单元的次品是指从外表看完全相同的物品,其中重一些或轻--些的那-一个就是“次品”。所以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“次品”。从知识层面上看,学生已经会进行初步的分析推理,能在观察、实验、猜想、验证等活动中,进行有条理的思考,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。但是学生是第一-次接触用“直观图”表示推理的过程,学起来还是有难度。
  学习目标:
  1.通过观察、猜测、实验、推理等活动,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。
  2.经历数学优化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,体验观察、猜测、实验、推理的学习方法。
  3.在学校过程中,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,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和兴趣,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而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。
  评价任务:
  1.课件播放每年“3·15”打假的视频。(如“三鹿”奶粉事件)观看视频后,你有什么想法
  2.出示2瓶钙片:其中有1瓶少了3片,你们能想办法把这瓶次品找出来吗?
  3.课件出示例2。指名学生读题,说一说“至少”的含义。组织小组合作找出次品,填写表格。引导学生观察表格,分组汇报找次品的方法。
  4.完成教材第112页“做一做”。第113页第1、3题。
  学习过程:
  一、创设情景,引入分析。
  1.课件播放每年“3·15”打假的视频。(如“三鹿”奶粉事件)
  2.观看视频后,你有什么想法?
  3.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如何找出不合格产品,也就是“找次品”的方法。(板书课题:简单的找次品问题)
  二、实践操作,自主探究。
  教授例1:
  1.出示2瓶钙片:其中有1瓶少了3片,你们能想办法把这瓶次品找出来吗?
  2.出示一架天平: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特点。
  根据学生的操作汇报说明: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里放上质量相同的物品,天平就会平衡;如果一边重一边轻,那么重的一边就会沉下去。
  3.出示3瓶钙片,其中有1瓶少了3片,让学生试着找出少的那瓶。
  4.引导学生汇报找次品的方法,教师帮助板书示意图。
  5.引导梳理、比较:无论是先称哪2瓶,只要称一次就能找出次品了。
  教授例2:
  1.课件出示例2。指名学生读题,说一说“至少”的含义。
  2.组织小组合作找出次品,填写表格。
  3.引导学生观察表格,分组汇报找次品的方法。
  4.引导学生观察表格。
  (1)分成的份数、分的方法与找出次品所要称的次数有什么关系?
  (2)怎样分找出次品需要称的次数最少?
  5.用你发现的方法找出9个、10个、11个零件中的1个次品(次品重一些),看看是不是保证找出次品的次数也是最少的。
  三、巩固练习。
  1.完成教材第112页“做一做”。
  2.完成教材第113页第1、3题。
  四、课堂小结。
  师: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?
  小结:本节课我们研究了从物品中找次品的方法,通过大家的探究我们发现:当我们在找物品的次品时,把检测的物品平分成3份是最好的,不能平均分的,也应该使最多的一份与最
  少的一份只相差1。
  五、课后作业。
  

名校免费试听

环球网校

中华会计网校

新东方网校

医学网校

简单学习网

自考网校

频道最新更新 点击量排行榜
'); })();